「我的公司福利很好,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?」那天,接受私人表達訓練的創辦人疑惑著問我。我就請她寫下期待的工作夥伴條件,也寫下自己能提供的條件。她寫下的大多是性格,好比善良、積極、正向、會溝通;而她能提供的,大多是福利獎金員工旅遊。目前聽起來都很合理很正常很符合社會邏輯,但其實很反人類,而且事實上,她的公司離職率6成。
我說,這就好像我在戀愛主題課教的:人們需要對等的關係。妳可以從妳開出的條件跟妳自己能提供的條件,發現自己的渴望與缺乏,或相似或互補,無論如何,別忘了關係是對等的。
即便是職場上,老闆有權,但員工也有權選擇不相處。以這位創辦人來說,她期盼的是別人提供氛圍層面,而她能或會給的是現實層面。比喻來說就是談戀愛要求對方善良、積極、正向、會溝通,自己可以給生活費給禮物給渡假額度,結果發現,她找的人都不快樂,她自己也不快樂。
那…快樂是什麼呢?
我現在給的切入角度是:被理解被善待✨
那天在高雄上團體課程,剛巧一個班級十幾人都是女生。有人說:「以為來上脫口秀演員開的課程是歡聲笑語,沒想到是撞擊心靈」。我說:「深層的喜悅是被聽到被接住,不被當怪胎,而這恰巧是脫口秀帶給我的美好」。
在這個班,她們感動觸動或難過憤怒,都哭,於是班級必備教具是衛生紙🤣,但每個人都說比想像中的還要有收穫。

圖:可愛的高雄班女生們
我想,不是很多人知道怎麼快樂,那也不太知道怎麼讓別人快樂,或表達快樂。
而在課堂上,在陌生人面前,暢快的表達自己,就是一種快樂啊~
有些人不懂陌生人的魅力是什麼,那就是「一期一會」。因為此生可能再也不見,所以更不用理會對方的看法,相較來說,跟朋友家人坦承自我的壓力更大,後續還得面對對方😅,於是當他們隱約感受到陌生人的魅力,就開始每個人都很有表達欲☺️。
那天去女人迷直播,玩了玩『內在小孩快樂牌卡』。我完全能理解這牌卡能帶來的效果,畢竟人類很需要感官『觸動』,常常一個畫面,一段文字,一個擁抱就觸動到心底。被觸動了,進行一場自我對話或與他人深度對話,就有機會被理解,被理解會帶來快樂。反之,就是每次講出來都被誤會,那是驚人的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