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私底下幽默的人,在舞台上滑鐵盧的原因之五:看喜劇作品不再充滿娛樂性

我發現,私底下幽默的人,在舞台上滑鐵盧的原因其五:看喜劇作品不再充滿娛樂性。


/


興趣可不可以當飯吃呢?


老派的人說不可以,新世代觀念的人說職業有很多種選擇,行行都可以出頭。先不管是老派或是新世代,我想用另一個切入的方法討論興趣。


每個人都有很多喜歡做的事,每一個興趣能否變成職業的差別是,能不能夠深入研究?通常能變成興趣就是可以深入研究。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,當興趣變成職業的時候,能不能承受壓力?


這些壓力包含

- 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做興趣裡面不喜歡的那些事

- 進入市場接受比較(差異性)

- 下班對你來說重要嗎?


/


好比,興趣是園藝,跟賣園藝的作品或技術;興趣是玩電動,跟打電動給別人看或是參加職業競賽;興趣是看脫口秀影片,跟上台open mic或是拜託親友來買票支持自己。


/


以我自己來說,職涯中有一段時間雙棲化妝師跟脱口秀演員。讓我能比較興趣跟職業,或許也可以說興趣跟職志之間的差別。


自媒體時代,不管是化妝師或是脫口秀演員,都得要應付很多本質以外的事,好比行銷或是宣傳,於是除了短暫的化妝時間,其他都在上網PO自己的作品,理解網路平台的後台操作,學習拍照的鏡位與燈光的角度,或是規劃安排行程。


尤其當本職做到一定程度還要『帶人』,喔~帶人就是管理,那又是另一個令人煩躁的層面了。助理臨時有事,助理的男朋友有事,助理的大姨媽有事。光是帶人的麻煩事就可以消弭所有對化妝的熱情。


這是我在20~30歲之間最大的領悟,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處理工作本質以外的事。所以接下來就得問自己,真的可以耐著性子去處理嗎?


當興趣的美好在於,不用處理這些麻煩事啊~喜歡化妝,喜歡幫別人化漂亮,喜歡研究彩妝品與美感,然後接受大家的讚美。wonderful world~


/


我很佩服有些美妝博主,他們可以靠熱忱,自修研究到接案成為職業大師。這之間最難以界定的時間就是剛開始,退回去說只是興趣是那麼地容易,但他們選擇告訴他人不是玩玩的那一刻。


願意把自己丟到市場上,沒有退路的感覺,是一段很需要心理建設的時期。遙想小胖也是花了三五年,才能正式地告別前一個身份。


/


很慶幸自己是在脫口秀還默默無名的時候加入這一行,沒有前人的豐功偉業,也沒有偶像在前方閃閃發光。只有不停地探照自己是真的喜歡做這件事嗎?


由於前兩年的舞台時光過得充滿挫敗,不管是外在環境對於脫口秀的不認識,或是內在自省覺得不合適,都讓我自覺對於脫口秀似乎沒有太大的『興趣』。這些認知反而讓我沒有蒙蔽了雙眼,沒有太得失心,也能面對失敗,耐得住性子處理麻煩事,進入市場後知道自己的個人魅力也就安然處之。


/


當興趣變成職業,美好的地方就在於生活處處是樂趣。

不美好的地方就在於,沒有休閒娛樂的感覺。


培訓團員期間,邀請準團員上台分享/分析屬於自己的喜劇口味。看著他們興味盎然、熱情洋溢地分享那些逗得他們哈哈大笑的影片時,我帶著無奈的心搓破他們的粉絲泡泡。


哎哎~未來,看喜劇作品就沒辦法笑的這麼單純囉~


光是這份對喜愛事物的抽離感,分析研究感,就足以讓人思考,這樣還有意思嗎?用一個成人版的比喻方式,有些人只是想單純看A片喜愛與分析A片,但要他拍攝A片,可能會讓他再也不想在閒暇之餘還看A片,或是只要看A片就會覺得自己在上班,那他願意嗎?


幽默素人跟喜劇演員間的距離,就是看著一個喜劇作品,狀態不只是笑,而是笑中還帶有諸多分析。當享受娛樂變得沒有那麼純粹,卻仍然很純粹的喜愛這件事的本質,就歡迎你思考成為職志的可能性囉~





【索引】適合你的上課形式


【勇敢初階班】

→培養表達能力,提升感受能力,重新理解自己的聲音、個人魅力、與表達特色。




【觀點進階班】

→培養個人觀點,用不同角度、立場看事件,多方面思考為幽默表達奠定基底。



【幽默高階班】

→培養幽默感,掌握笑話結構,使說話中的「笑點效果」變得「可以控制與設計」,以及學會欣賞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幽默感。




【有感主題表達班】

→開發與增強「情緒渲染力」,讓說話更有層次與感覺,讓說服及提案簡報更順利。




【私人訓練】

→1到4人「客製化主題訓練」針對想完成的目標「重要的演講、提案」或想在「相對短時間」改善自己的表達問題。(以實體面對面為主,但也可線上進行)



【線上課程】

→影音課程(可無限次重播)+作業+FB專屬社團





想要了解更多黃小胖請加入官方LINE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